用了3个月,我换了4张南和联通流量卡

办卡关注微信公众号:找卡星球

这里将是您揭秘流量卡真相、探索优质正规流量卡办理的一站式平台。让我们一起,明智选择,畅享无忧网络体验!

温馨提示:选卡前请认真看好套餐详情,以免开卡失败。(如年龄、地区等限制)

用了3个月,我换了4张南和联通流量卡

当时在营业厅办卡的时候,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说这张南和联通流量卡信号覆盖特别好。我拿着新卡兴冲冲地插进手机,果然显示满格信号,心里还美滋滋的。结果第二天到公司就傻眼了,明明信号显示4G+,微信消息却一直转圈圈发不出去。同事们都正常上网,就我的手机像个砖头。

我特意测试了不同地点的网络状况:

  • 在小区楼下:下载速度能达到20Mbps
  • 在办公室:速度直接掉到0.5Mbps
  • 在地铁站:直接无服务
  • 最让人头疼的是刷短视频的时候,明明显示信号满格,视频却一直在加载。后来我才明白,信号强度和实际网速是两码事。就像高速公路虽然修好了,但车流量太大照样会堵车。根据工信部发布的《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》,联通在部分区域的基站负载确实较高,这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。

    第二次换卡:流量跑得比时间还快

    第二张卡是在线上申请的,宣传写着”100GB通用流量”。我想着这次总该够用了吧,结果才过半个月就收到流量不足的提醒。查了详单才发现,很多我以为的”待机流量”其实都在后台偷偷跑。

    这里分享几个我后来学到的省流技巧:

  • 在手机设置里限制后台应用刷新
  • 关闭自动播放视频功能
  • 定期清理缓存数据
  • 使用流量监控软件实时查看用量
  • 最坑的是有次我开着热点办公,忘记关掉,一晚上跑了20多个GB。后来才知道,联通的流量计算方式和普通套餐不太一样,热点使用会单独计算流量。 大家在开热点时一定要设置密码和流量限额。

    第三次换卡:资费陷阱防不胜防

    第三张卡是在电商平台买的,页面宣传”月租19元,100GB流量”。等用了第一个月,话费账单却显示扣了49元。仔细研究才发现,所谓的优惠期只有前3个月,之后会自动恢复原价。

    这种营销套路在流量卡行业特别常见:

  • 用超大字体显示优惠价,小字标注有效期
  • 隐藏附加业务费
  • 流量分通用和定向,实际可用流量大打折扣
  • 我现在学聪明了,办卡前一定会打客服电话确认三个问题:实际月租是多少?优惠期多久?流量是通用还是定向? 大家也养成这个习惯,能省去很多后续麻烦。

    第四次终于选对了

    现在用的这张卡已经稳定用了两个月,之所以没再换,是因为我 出了一套挑选流量卡的方法。首先要看自己的使用场景,如果你经常在室内用网,就要重点测试信号穿透力;如果经常外出,就要选基站覆盖广的。

    办理前一定要实测网络质量,可以找用同运营商的朋友帮忙测试。我现在这张卡就是先借朋友的卡试用了两天,确认在公司和家里网速都达标才办理的。毕竟每个人的活动范围不同,别人的使用体验只能参考,最终还是要以自己的实际体验为准。

    申请办理注意事项:

    1、下单时请务必确保办卡人、收件人姓名一致,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正确,切勿写大致范围,勿填菜鸟驿站,否则无法配送

    2、手机卡仅限本人领取认证激活,禁止转售、帮助他人代替实名制等违法犯罪行为

    3、所有的卡请按照运营商要求首充话费激活,否则流量不到账!

    本文由找套餐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zhaotaocan.com/?p=9372

    (0)
    找套餐找套餐

    大家还在看

    添加微信
    注:收货地址要详细到具体门牌号,不要漏出学校,菜鸟驿站,宾馆,酒店等字眼,不然会导致无法发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