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做流量卡合作代理也有几个月了,从一开始两眼一抹黑,到现在也算摸出了点门道。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下我搞懂的5种流量卡合作代理模式。
模式一:传统多级代理模式
这种模式就像一个金字塔,最上面是大代理,下面一层一层的小代理。大代理从运营商拿到大量流量卡资源,再分给下面的小代理。小代理再去寻找客户销售。好处是层级分明,分工明确。比如大代理负责和运营商对接谈优惠政策,小代理负责本地化推广。但缺点也明显,层级多了,利润分到下面就薄了,而且容易出现管理混乱,信息传达不及时的问题。像我刚开始接触时,就发现有些小代理因为上面政策没及时通知,给客户承诺了过高的优惠,最后自己亏了不少。

模式二:区域承包代理模式
就是把某个区域的流量卡代理销售权承包给一个代理商。这个代理商在这个区域内可以自主开展业务,拓展客户。好处是代理商对区域内市场情况熟悉,能更精准地推广。比如本地代理商可以利用当地人脉关系,举办线下推广活动。但压力也大,如果这个区域市场没做好,就可能影响整个代理收益。我有个朋友承包了一个小县城的代理,前期没做好市场调研,结果推广效果不佳,流量卡销量上不去。
模式三:线上平台合作代理模式
和一些线上流量平台合作,通过平台推广流量卡。比如和一些热门的生活服务类APP合作,在APP内做广告推广流量卡。优点是借助大平台的流量,可以快速获得大量潜在客户。但竞争也激烈,而且要和平台协调好分成等问题。我见过有些代理商和平台谈不好分成比例,导致合作不愉快,最后流量卡推广效果也大打折扣。
模式四:社群团购代理模式
通过建立各种流量卡团购社群,吸引客户团购。大家在社群里可以交流流量卡使用心得等。这种模式客户粘性相对较高,因为有社群氛围。比如客户在社群里看到别人分享的优惠套餐,可能就会跟着团购。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维护社群。我自己也建过社群,每天要回答客户各种问题,挺费神的。
模式五:异业合作代理模式
和其他行业商家合作推广流量卡。比如和健身房合作,办健身卡的客户可以优惠办理流量卡。这样可以实现客户资源共享。不过合作对象选择很关键,如果合作商家和流量卡目标客户群体不匹配,就很难有效果。我曾和一家文具店合作,结果发现来文具店的学生群体对流量卡需求不大,合作就没达到预期。
本文由找套餐原创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s://www.zhaotaocan.com/?p=131904